点墨江南、共话世界,全球互联网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“乌镇时间”。11月19日,以“拥抱以人为本、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。在白墙黑瓦、小桥流水间,各方有识之士共聚、共商、共建、共议、共享,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时代。
2024年,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,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30周年。十年来,乌镇峰会坚持创新求变,精益求精,搭建起网络空间互联互通、共享共治的国际高端平台,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,见证着一次次数字科技和产业的蝶变腾飞,也为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数字中国,稳步前行。数据显示,2023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.9万亿元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.45%,数字经济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截至2024年6月,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,形成全球最为庞大、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。今天的中国,“感知触角”无处不在、“智慧交通”耳目一新、“智慧社区”护佑平安,中国在澎湃数据中日新月异,呈现出新气象,激荡一波又一波智慧浪潮;互联网铺在“田埂上”,无人机变身“新农具”,直播变成“新农活”,肩挑“金扁担”的新农人,正在用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模式,让现代农业星火燎原。“数字”不断释放新活力,人民群众在“数字海洋”中向着“智时代”前行。
更好地让人民获得数字红利,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内核。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、新追求,就需要与时俱进,把握数字脉搏。刷脸寄快递实现了“秒级响应”,刷脸ATM让人“凭脸就能取款”,二维码识别进入“寻常百姓家”……数字中国建设的行动方向,正一步步具象为百姓生活中的细枝末节、点点滴滴。江苏“不见面审批”、浙江“最多跑一次”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已经广泛实践,“一网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深入推进……让数据“活”起来,让数据“跑”起来,归根结底,都是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。数字农业、智慧旅游、远程医疗、直播带货……这些曾经和乡村距离很远的数字化、信息化科技手段,如今已深深融入乡村生活场景中,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频频发力。
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让数字产业造福世界。万物得其本者生,百事得其道者成。当今世界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,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,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“地球村”,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。乌镇峰会作为国际组织年会,日渐成为发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科技、实践、理论成果的首发平台,推动各方共同见证、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。“命运共同体”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,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提供了新方案,也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。从《乌镇展望》到展示全球前沿领先科技成果的《科技之魅》和“互联网之光”博览会,再到反映中国和全球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,乌镇峰会成果愈加丰富,影响力日渐扩大。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定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。
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,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。十年来,白墙黛瓦的乌镇不断焕发光彩,宛如一扇窗折射出互联网发展的万千气象,从乌镇向外传递的思想、倡议、展望与实践,也将继续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。
责编:李源
来源:红网
-
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
-
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!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
-
“东山大讲堂” 第八期开讲 聚焦国家海洋安全形势
-
郭勇:筑牢安全防线 保障群众平安过节
-
郭勇视频调度全市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工作情况
-
郭勇督查中秋国庆假期重点工作:以扎实工作成效守护群众平安
-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在东山学校作专题讲座
-
校庆添彩!国防科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